广东--佛山市
佛山简称“禅”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,佛山市现辖禅城区,南海区,顺德区,高明区和三水区。 常住人口579万人,其中户籍人口355万人,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。 佛山是著名侨乡,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30多万人,其中港澳同胞60多万人。 2008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,佛山市位列大中华地区第九位。 (大中华区包括台湾)
佛山邻近广州,经济、民生等受广州辐射。 广佛都市圈正逐步形成。
曾经被提议并入广州,但是否决了,变成合并南海顺德三水。
佛山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。 “肇迹于晋,得名于唐”,自古以来,就有“广纱中心”,“南国陶都”和“岭南药材发祥地”的美誉。
唐宋年间佛山手工业、商业相当发达,明末清初与汉口镇、景德镇、朱仙镇并列为我国“四大名镇”,清代还有人把“北则京师、南则佛山、东则苏州、西则汉口”称之为“天下四聚”。
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兴起,石湾公仔工艺品名扬国际,近代更因出了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而名声大噪,还有“七星”狮,技艺精湛,神、形、态兼具,是难得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,此外,佛山还是粤剧的发源地。 因此集艺术之乡、陶瓷之乡、美食之乡、武术之乡于一身的佛山,既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,又引导着新兴的时代潮流,是一颗璀璨的岭南明珠。
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,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,“得名于唐,肇迹于晋”,早在四五千年前,就有百越人在此渔耕和制陶。 唐宋时期,佛山就已成为我国南方的商贸重镇,至明清时更是鼎盛一时,与北京、汉口、苏州并称为“四大聚”,又与湖北汉口、江西景德、河南朱仙齐名,并称为我国的“四大名镇”。 自古以来,佛山就有“广纱中心”、“南国陶都”的美誉。 佛山有5000年的沧桑变迁和文化沉淀,有数不尽的先辈结晶,说不完的故事传说,俨然是一部丰厚的教科书,是岭南历史文化的窗口。 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之乡,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。 南派武术著名的洪拳、咏春拳、蔡李佛拳都是以佛山作为自己重要的基地发扬光大,一大批武术名人,如黄飞鸿、李小龙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。 在这里您可以体味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、武术流派的渊远流长,充分领略奇巧多变的中华狮艺绝技的精彩。 佛山是岭南艺术之乡,著名的“广东大戏”—粤剧就发源于此,大部分粤剧名伶都曾在佛山学艺、献艺。 佛山的陶瓷工艺品名扬天下,精美的陶瓷公仔让您爱不释手,陶塑、砖雕、剪纸、秋色、灯色等多种传统艺术,令前来参观的各届国家领导人、世界各地的国家元首和艺术家们赞叹不已。 佛山还是粤菜发源地之一,饮食文化源远流长,历史上“食在佛山,厨出凤城”早已美名远播。 佛山是广州的近邻,距广州市区车程不到半个小时,旅游交通十分方便快捷。 佛山机场与北京、杭州、南京、昆明等20多个大、中城市通航;容奇、平洲、高明三个客运港直通香港;广佛、广三、佛开三条高速公路贯通佛山全境,市内321、324、325国道和一级公路网连通各市镇,市区到各旅游景点均开通了旅游巴士替您代步。 来这里您不必受长途舟车之劳,就可以欣赏到岭南特色的秀丽山川、田园风光,体味岭南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无限魅力,亲身感受南粤千年古镇的民俗民风,品尝广东民间美食,享受我们为您提供的一流服务。
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“美食之乡”,有许多风格各异的美食菜点,小吃包括:佛山盲公饼、扎蹄、大良野鸡卷、炸牛奶、蹦沙、双皮奶、小凤饼、南海鱼生、大福饼、九江煎堆、三水狗仔鸭等等。 佛山的柱侯食品和顺德的“凤城(大良)炒卖”也是声名远播,值得一尝。
佛山酒楼食府众多,美食山庄林立,日夜营业,丰俭由人。 其中尤以顺德勒流和集北水蛇粥一条街生意火爆。 来佛山不可不尝的佛山金牌菜式包括:燕奶金丝球、荷香豉蒜肉、佛宾清香鸡、金菊蟠龙鳝、菜远炒水蛇片、煎焗钳鱼、鸳鸯彩虾彩、玉兰吉品鲍。
佛山是著名的“艺术之乡”,陶塑(石湾公仔,石湾5000年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,素有“南国陶都”美誉)、雕刻(木、砖、玉、牙、骨雕等)、塑扎(纸扎、纸塑、腊塑等)、绣花(即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)和剪纸可以合称为佛山历史上光彩夺目的“五朵金花”。
游客可在繁华的百花广场、兴华商场、南海广场等商业广场饱览名店风采,也可以在街头巷尾的小店寻觅到民间工艺精品。 石湾艺术长廊公仔街,是佛山市最大型的陶瓷艺术品集散地之一。 当然,佛山盲公饼也是小有名气的地方特色小吃,不防买些回去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。
每年的端午节期间,佛山各地有民间举办的龙舟赛,各乡各村派出阵容鼎盛的龙舟队参与竞渡。 漂亮醒目的龙舟在水乡的河网上力争上游,两岸站满观众,锣鼓声、呐喊声此起彼伏,热闹非凡。
|